
阜外医院完成世界首例聚氨酯人工血管的腹主动脉置换术
- 分类:资讯动态
- 作者: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23 16:0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2020年12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舒畅教授团队顺利完成全球首例聚氨酯人工血管(PuVaso®YSVG-S02)用于巨大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 接受治疗的是一位64岁男性患者,巨大的腹主动脉瘤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瘤颈扭曲成角,目前流行的腔内治疗不仅难度大,费用非常高,而且手术效果不一定理想,双侧髂内动脉无法保留。而开放手术依然是经典的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法,不仅可以轻松矫正瘤颈成角,彻底切除腹主动脉瘤,而且远端双侧髂内动脉瘤切除更加彻底。 图一. 患者术前的腹主动脉瘤CT图像 手术在15号下午2点正式开始,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从主动脉阻断,到人工血管完全置换完毕并且开放循环,仅用了75分钟。整个手术当中未输血,血管的抗渗血效果非常理想,舒畅教授对此款人工血管产品表现出的优异的易缝合性能与防渗血性能给予了高度赞赏。患者第二天即转出监护病房,现在已经可以下地行走,并且恢复流质饮食,不久即将出院。 图二. 手术现场照片 图三. 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检查结果 图四. 患者术后一周已完全康复 舒畅教授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曾受邀在全球60多个国家开展主动脉的外科手术。结合患者的病理特点,舒畅教授决定采用目前全球首创的聚氨酯人工血管来替换病人的病变血管,该血管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主研发的“三层仿生人工血管”,最早是由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校长在15年前提出的聚氨酯/涤纶复合材料的独创构思申请的专利,然后转让给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公司创始人欧阳晨曦博士10年的艰苦科研转化与产业化,最终在中检院与阜外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了严格的注册检验和动物实验,全部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十年磨一剑,现在终于由阜外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国内10多家顶级医院参与,正式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将在2年时间内完成200多例临床研究,并最终实现产品上市。 图五. 舒畅教授 图六. 徐卫林校长 武汉杨森公司自主研发的“聚氨酯人工血管”,是真正在材料学上的创新,颠覆了统治全球60多年的以涤纶和ePTFE为主要材料的人工血管产品。血管的特点是柔顺性好,防针眼渗血,抗凝血效果好,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而且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几乎克服了所有现在进口涤纶人工血管所存在的各种缺陷,是人工血管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图七. 三层结构仿生人工血管示意图(YSVG-S02) 随着武汉杨森公司国产化人工血管产品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自主创新的步伐明显加速,聚氨酯人工血管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将成为“中国造”的一个标志性产品,同时还将大大降低医疗成本,让数百万血管病患者受益。
阜外医院完成世界首例聚氨酯人工血管的腹主动脉置换术
【概要描述】2020年12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舒畅教授团队顺利完成全球首例聚氨酯人工血管(PuVaso®YSVG-S02)用于巨大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
接受治疗的是一位64岁男性患者,巨大的腹主动脉瘤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瘤颈扭曲成角,目前流行的腔内治疗不仅难度大,费用非常高,而且手术效果不一定理想,双侧髂内动脉无法保留。而开放手术依然是经典的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法,不仅可以轻松矫正瘤颈成角,彻底切除腹主动脉瘤,而且远端双侧髂内动脉瘤切除更加彻底。
图一. 患者术前的腹主动脉瘤CT图像
手术在15号下午2点正式开始,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从主动脉阻断,到人工血管完全置换完毕并且开放循环,仅用了75分钟。整个手术当中未输血,血管的抗渗血效果非常理想,舒畅教授对此款人工血管产品表现出的优异的易缝合性能与防渗血性能给予了高度赞赏。患者第二天即转出监护病房,现在已经可以下地行走,并且恢复流质饮食,不久即将出院。
图二. 手术现场照片
图三. 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检查结果
图四. 患者术后一周已完全康复
舒畅教授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曾受邀在全球60多个国家开展主动脉的外科手术。结合患者的病理特点,舒畅教授决定采用目前全球首创的聚氨酯人工血管来替换病人的病变血管,该血管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主研发的“三层仿生人工血管”,最早是由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校长在15年前提出的聚氨酯/涤纶复合材料的独创构思申请的专利,然后转让给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公司创始人欧阳晨曦博士10年的艰苦科研转化与产业化,最终在中检院与阜外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了严格的注册检验和动物实验,全部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十年磨一剑,现在终于由阜外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国内10多家顶级医院参与,正式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将在2年时间内完成200多例临床研究,并最终实现产品上市。
图五. 舒畅教授 图六. 徐卫林校长
武汉杨森公司自主研发的“聚氨酯人工血管”,是真正在材料学上的创新,颠覆了统治全球60多年的以涤纶和ePTFE为主要材料的人工血管产品。血管的特点是柔顺性好,防针眼渗血,抗凝血效果好,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而且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几乎克服了所有现在进口涤纶人工血管所存在的各种缺陷,是人工血管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图七. 三层结构仿生人工血管示意图(YSVG-S02)
随着武汉杨森公司国产化人工血管产品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自主创新的步伐明显加速,聚氨酯人工血管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将成为“中国造”的一个标志性产品,同时还将大大降低医疗成本,让数百万血管病患者受益。
- 分类:资讯动态
- 作者: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23 16:06
- 访问量:
2020年12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舒畅教授团队顺利完成全球首例聚氨酯人工血管(PuVaso®YSVG-S02)用于巨大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
接受治疗的是一位64岁男性患者,巨大的腹主动脉瘤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瘤颈扭曲成角,目前流行的腔内治疗不仅难度大,费用非常高,而且手术效果不一定理想,双侧髂内动脉无法保留。而开放手术依然是经典的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法,不仅可以轻松矫正瘤颈成角,彻底切除腹主动脉瘤,而且远端双侧髂内动脉瘤切除更加彻底。
图一. 患者术前的腹主动脉瘤CT图像
手术在15号下午2点正式开始,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从主动脉阻断,到人工血管完全置换完毕并且开放循环,仅用了75分钟。整个手术当中未输血,血管的抗渗血效果非常理想,舒畅教授对此款人工血管产品表现出的优异的易缝合性能与防渗血性能给予了高度赞赏。患者第二天即转出监护病房,现在已经可以下地行走,并且恢复流质饮食,不久即将出院。
图二. 手术现场照片
图三. 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检查结果
舒畅教授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曾受邀在全球60多个国家开展主动脉的外科手术。结合患者的病理特点,舒畅教授决定采用新型聚氨酯人工血管来替换病人的病变血管,该血管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的“三层仿生人工血管”,最早是由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校长在15年前提出的聚氨酯/涤纶复合材料的独创构思申请的专利,然后转让给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公司创始人欧阳晨曦博士10年的艰苦科研转化与产业化,最终在中检院与阜外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了严格的注册检验和动物实验,全部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十年磨一剑,现在终于由阜外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国内10多家顶级医院参与,正式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将在2年时间内完成200多例临床研究,并最终实现产品上市。
图四. 舒畅教授 图五. 徐卫林校长
武汉杨森公司自主研发的“聚氨酯人工血管”,是真正在材料学上的创新,颠覆了统治全球60多年的以涤纶和ePTFE为主要材料的人工血管产品。血管的特点是柔顺性好,防针眼渗血,抗凝血效果好,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而且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几乎克服了所有现在进口涤纶人工血管所存在的各种缺陷,是人工血管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图六. 三层结构仿生人工血管示意图(YSVG-S02)
随着武汉杨森公司国产化人工血管产品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自主创新的步伐明显加速,聚氨酯人工血管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将成为“中国造”的一个标志性产品,同时还将大大降低医疗成本,让数百万血管病患者受益。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858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鄂)-非经营性-2016-0053
Copyright © 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SEO标签 鄂ICP备15017299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